官方授权 原装正品 一级代理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资讯>>公司动态

Xilinx芯片太贵,我选择国产替代!聊聊国产FPGA芯片选型

2024-10-30 17:39:07|公司动态|浏览量:76

FPGA,万能芯片!以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、功能灵活可定制等优点,被广泛应用于通信、医疗、电力、军工等高速、大数据量的领域,以及IC和ASIC设计前期原型验证系统。

自1985年由Xilinx的创始人之一Ross Freeman发明之后,全球90%的FPGA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家所占有。

FPGA的市场前景极其诱人,同时门槛也在芯片行业无出其右。自FPGA被发明以来,全球约有60多家公司斥资数十亿美元,前赴后继的尝试FPGA这块高地,其中不乏Intel、IBM、TI、Motorola、Philips、TOSHIBA、SAMSUNG这样的行业巨鳄,但是最终登顶成功的只有位于美国硅谷的四家公司:Xilinx、Altera、Lattice、Microsemi,其中前两家公司占据了全球近90%的市场份额,同时也拥有着FPGA领域绝大多数专利,形成了高不可攀的技术壁垒。

由于疫情席卷全球,FPGA芯片生产上下游企业都受到了影响,导致FPGA芯片价格上涨的非常高,一些用量比较大的中低端FPGA产品的价格是原来的几十倍,而且是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!一些高端、高性能的FPGA芯片价格反而不那么贵,果然还是市场决定价格!

对于国内这么大的FPGA市场,如果要进行FPGA国产化方案替代,以下几个因素是需要考虑的:

1.工艺制程、门级规模、SerDes速率

这3个参数,也是衡量FPGA基本性能的重要指标,工艺制程直接影响芯片的功耗、性能和成本,如果功耗过大,那么在硬件设计时就需要考虑电源的功率和散热问题。制程同样也影响着门级规模,越高的制程工艺,那么在同样面积大小的晶圆上就可以做出更大规模的门级电路,当然也具有更大的设计空间。SerDes的传输速率,则影响FPGA在进行高速数据传输、处理时的性能。

以市场占有率较高的Xilinx为例,最新的UltraSCALE+系列FPGA芯片的制程工艺已经达到了16nm,而国产FPGA厂商的大多产品还是28nm工艺。

2.可靠性、稳定性和一致性

FPGA通常应用在一些需要高速、实时处理的场景,可靠性、稳定性极为重要。芯片在不同温度、湿度、震动、盐雾等环境下的性能表现?芯片的寿命能使用多久?每颗芯片的性能参数是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一致?这些都是需要在进行国产化替代时,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
3.兼容芯片的兼容性和知识产权问题

国产FPGA是从逆向设计转到自主研发的,有的国内FPGA厂商提供有完全兼容Xilinx、Altera部分型号的FPGA芯片,对于这类产品,需要考虑FPGA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。

硬件方面,是Pin对Pin兼容,可以无需修改电路直接替换,还是需要做一些改动,比如高速接口的阻抗匹配、走线长度等等。

软件方面,需要考虑开发工具的兼容性,比如FPGA开发、调试、下载工具,MCU开发工具,IP核和RTL级代码、原语的兼容性等等,是否需要在原来的开发环境基础上安装额外的补丁包来适配。

另外,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出口到国外地区进行销售,使用兼容型号的FPGA芯片,可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,要和芯片厂商沟通确认。

4.自研芯片的生态

如果是完全自主研发的FPGA芯片,需要考虑芯片的生态,包括开发图形化EDA开发工具的使用,对第三方工具的支持,如Modelsim,是否支持Verilog/VHDL混合编程,提供的IP核的丰富程度,开发板,芯片手册/应用文档等。

5.性价比、货源

芯片的性价比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,相比于Xilinx和Altera,如果同等性能的芯片,国产FPGA芯片有价格优势,我相信很多用户会选择进行国产替代。

从设计角度来考虑,还需要看这款芯片的电源要求、外围电路、阻抗走线、封装等是否是常用的设计要求。

从供应链角度,需要考虑这款芯片的供货稳定性、供货周期等多个因素。

总结

相比于Xilinx、Altera等FPGA巨头,国内FPGA研发起步较晚,但差距在逐渐缩小,和头部厂商的差距已经由三代缩短到两代。在当前国家对芯片行业的大力支持下,以及FPGA在5G和AI领域的广泛应用,这些现状对于国产FPGA厂商来说,是一个难得的机遇。


相关推荐
×

首页

产品中心

新闻资讯

关于我们

联系我们